誰說生物燃料的原料一定要是糧食的?
提起生物燃料的原料,你想到的應該是玉米或木薯,過去通常是使用這些“可食用植物”來制造生物燃料的。但很顯然,如果把食物變成燃料的話,人類的食物就會相應地減少,會產生“與民爭地”“與民爭糧”的問題。這也是國內及生物質燃料一直無法大規模發展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說,要發展生物質燃料,用糧食做原料是行不通的,必須開發出利用糧食以外的植物來制造燃料的新技
木屑生物質顆粒機
誰說生物燃料的原料一定要是糧食的?
提起生物燃料的原料,你想到的應該是玉米或木薯,過去通常是使用這些“可食用植物”來制造生物燃料的。但很顯然,如果把食物變成燃料的話,人類的食物就會相應地減少,會產生“與民爭地”“與民爭糧”的問題。這也是國內及生物質燃料一直無法大規模發展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說,要發展生物質燃料,用糧食做原料是行不通的,必須開發出利用糧食以外的植物來制造燃料的新技術。
比如,微藻類,這個時候就勇敢的站了出來,并開始受到科學家們的關注。
這種微小藻類被認為“能對解決地球面臨的糧食不足問題及能源短缺問題做出貢獻”,目前已開始受到企業及研究機構的關注,并被視為生物燃料的新一代原料。事實上,以藻類為原料還有其他好處。一是可以生成油,微藻類與同樣作為生物燃料原料的油棕果相比,相同面積的土地可以生產出后者2~10倍的生物燃料。另一個好處是,只要存在陽光和二氧化碳,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造培養池培育藻類。不適合植物無法生長的干燥地帶及貧瘠的土地,甚至沙漠里也能培育。除此之外,由于微藻可大規模吸收二氧化碳,因此還可對減排二氧化碳做出貢獻。
關鍵技術還有待于突破
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設備(秸稈收集打捆機、粉碎機、顆粒機等設備)的加工工藝并不復雜,成本較低,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雖然一些企業生產的生物質顆粒機易損件的使用壽命已達300~500h,粉碎與成型單位產品能耗已降至50kWh/t以下,但與產業化和規模化的要求仍相差甚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生物質原料的收集、貯存問題;顆粒機磨損部位材料的磨損、熱處理工藝、運行參數試驗優化等問題,如在環模、平模式顆粒機上改變成型模孔與輥輪之間切線的角度、增加正壓力,模輥間隙可調,降低輥輪的轉速,提高輥輪軸承的密封性,選擇性好的模輥材料,合適的原料粉碎粒度與含水率等,以提高成型燃料生產系統中的可靠性。
5
終是實現產業化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組織的預測,地下石油、及煤的貯量,按目前的利用速率只夠用60年左右。而秸稈類生物質能源屬可再生能源,經顆粒機熱壓成型后作燃料,使其得到高品位的利用,是替代化石能源的理想能源之一。
根據我國能源發展規劃,在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利用方面由目前的不足500萬t/年,到2020年要提高到2000萬t/年。因此,加大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利用力度,提高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實現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利用目標,改善和提高我國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生物燃燒顆粒應該了解的知識
生物燃燒顆粒
:生物質燃料中較爲經濟的是生物燃料,生物質顆粒就是應用秸稈、薪材、動物果殼等農林廢棄作物,經粉碎—混合—擠壓—烘干等工藝壓制而成,可以制成棒狀、粒狀、塊狀等各種外形。原料經擠壓成型后,密度爲0.8~1.4t/m3,能量密度與中質煤相當,燃燒特性分明改善,火力耐久黑煙小,爐膛溫度高,而且便于運輸和儲存。
生物質顆粒燃料
用于生物質成型的方式次要有螺旋擠壓式、活塞沖壓式和環模滾壓式等幾種。目前,國際消費的生物質顆粒成型機普通爲螺旋擠壓式,消費才能多在0.2~0.4t/h,電機功率7.5~18kW,電加熱功率2~4kW,消費的成型燃料爲棒狀,直徑50~70mm,單位商品電耗70~100kWh/t。曲柄活塞沖壓機通常不必電加熱,成型物密度稍低,容易松懈。
生物燃燒顆粒環模滾壓成型方式消費的成型燃料爲顆粒狀,直徑6~12mm,長度20~40mm,不必電加熱。物料水分可放寬至18%,單機產量可達2t/h,商品電耗約爲60kW/t,原料粒徑要求小于1mm。該方式次要用于大型木材加工區木屑加工或造紙廠秸稈碎屑的加工。
工業鍋爐次要采用直徑爲8~10mm、長度爲25~35mm以木質爲主的生物質顆粒作爲燃料,其次要技術目標爲:直徑6~12mm,長度爲直徑的2~4倍,堆積密度大于600kg/m3,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0%~15%,灰分含量小于1.5%,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熱值大于16MJ。小型固定爐排和半氣化生活鍋爐次要運用棒狀或塊狀的生物質燃料。
生物顆粒燃料發電的市場前景
現如今,隨著生物質燃料(fuel)顆粒市場(shì chǎng)的發展,我國對生物質能的研究(research)也進入了新的階段,生物質能的發電新格局也應運而生了。生物質顆粒燃料若使用添加劑,則應為農林產物,并且應標明使用的種類和數量。歐盟標準對生物質顆粒的熱值沒有提出具體的數值,但要求銷售商應予以標注。據相關(related)部門估計,生物質能的發電成本低是一大優勢(解釋:能壓倒對方的有利形勢),因此,生物質能發電有可能(maybe)成為新能源(解釋: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轉化的物質)產業的重點(zhòng
diǎn)。
盡管如此,生物質燃料(fuel)顆粒發電仍有許多需要考慮(cider)的因素(factor),其中急需解決的就是成本過高、(shōu yì)偏低的局面。生物質顆粒燃料由秸稈、稻草、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油茶殼、棉籽殼等以及“三剩物”經過加工產生的塊狀環保新能源。相較于火電的建設,生物質燃料(fuel)建設成本是其兩倍,但其生物顆粒燃料(fuel)質的發電成本確實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