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壓機的發展簡史: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A1f Lysholm 是尤先設計出螺桿空壓機及其轉子齒型的人。自此以后,螺桿式空壓機才得到生產和應用。這時候的螺桿機,雖然在理論上已經具備他需要的一些優點,但是由于必須具有非常大的排氣量,才能滿足燃氣輪機工作的要求。因此,螺桿機并沒有在此領域獲得應用。盡管如此,Alf Lysholm及其所在的瑞典SRM公司,對螺桿式空壓機在其它
雙級壓縮空壓機
空壓機的發展簡史: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A1f Lysholm 是尤先設計出螺桿空壓機及其轉子齒型的人。自此以后,螺桿式空壓機才得到生產和應用。這時候的螺桿機,雖然在理論上已經具備他需要的一些優點,但是由于必須具有非常大的排氣量,才能滿足燃氣輪機工作的要求。因此,螺桿機并沒有在此領域獲得應用。盡管如此,Alf Lysholm及其所在的瑞典SRM公司,對螺桿式空壓機在其它領域的應用,繼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直到1937年,Alf Lysholm在SRM公司研制成功了兩類螺桿壓縮機試驗樣機,并取得令人滿意的測試結果。
螺桿空氣壓縮機按照數目分,分為單螺桿和雙螺桿;按壓縮過程中是否有閏滑油參與分為噴油和無油螺桿空壓機,無油壓縮機又分為干式和噴水兩種。螺桿空壓機總的來說結構簡單,易損件少,排氣溫度低,壓比大,尤其不怕氣體中帶液、帶塵壓縮,噴油螺桿式壓縮機的出現,使動力工藝和制冷用的螺桿式壓縮機(包括螺桿式空壓機、螺桿式制冷機等)在國內外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2)回轉式空壓機:常見的型式有滑片式、螺桿式、液環式和轉子式,其中螺桿式應用尤為廣。螺桿式空壓機又分為單螺桿和雙螺桿(JB/T 7662-95 標準稱之為螺桿壓縮機),目前雙螺桿空壓機在螺桿式空壓機市場上占主導地位,我們公司生產的空壓機就屬此類型。雙螺桿空壓機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兩個在機殼(氣缸)內的螺旋形轉子,按一定的傳動比(四對六或五對六)相互嚙合回轉運動所產生的工作容積的變化,而實現氣體壓縮的。
(3).活塞桿:材質45號鋼鍛造而成,桿身摩擦部分經表面硬化處理,具有良好性,活塞桿一端制成錐形體,插入活塞的錐形孔內,用冠形螺母緊固插有開口銷以防松動。活塞桿另一端和十字頭用螺紋連接,調節好余隙容積靠螺母緊。6.氣缸:是組成活塞式空壓機壓縮容積的主要部分。分為內外層,兩層之間的空間為流通冷卻水的冷卻水套,缸蓋和缸座上各有4個氣閥室,分別安裝兩個吸氣閥和兩個排氣閥。缸蓋、氣缸體、缸座的水套、氣路是對應相通的,但水套和氣路之間互相隔開。缸座內側有填料箱。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