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把所有工序都完成了,就拿到門外晾曬,把空火柴盒在方桌上立起,橫向10個一排,共30排,用藍色染紙扎繩包起來。然后,王廣義把這些火柴盒放置在一塊長方形木板上,疊起若干層,用包袱皮扎起來,后送火柴廠。在眾多火花中,“舞龍”、“”、“丁山射雁”、“白”、“紀念”、“燈塔”、“語錄”、“瓦當”、“清明上河圖”、“京劇臉譜”等尤為珍貴,他們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歷史事件,同時也是對中
烘焙蛋糕火柴宣傳
等大家把所有工序都完成了,就拿到門外晾曬,把空火柴盒在方桌上立起,橫向10個一排,共30排,用藍色染紙扎繩包起來。然后,王廣義把這些火柴盒放置在一塊長方形木板上,疊起若干層,用包袱皮扎起來,后送火柴廠。在眾多火花中,“舞龍”、“”、“丁山射雁”、“白”、“紀念”、“燈塔”、“語錄”、“瓦當”、“清明上河圖”、“京劇臉譜”等尤為珍貴,他們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歷史事件,同時也是對民俗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懊亢100個火柴盒,加工費才5分錢。不過,一個人起早貪黑,可以糊1000個左右,有五六角錢的收入,可以維持簡單生活了。”

當時,泊頭人幾乎家家戶戶糊紙盒,堪稱一景。隨著廠里購入了機器,這樣的手工加工才成為過去。受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1912年初,錢立亭與李雅軒等人聯絡商洽,決定共同出資在興濟籌辦火柴廠。而在包裝設計上,泊頭火柴也越來越精美,出品了花卉、、戲劇人物等火柴盒圖案,這些火柴盒也成了收藏愛好者追捧的對象。當時,泊頭人幾乎家家戶戶糊紙盒,堪稱一景。隨著廠里購入了機器,這樣的手工加工才成為過去。而在包裝設計上,泊頭火柴也越來越精美,出品了花卉、、戲劇人物等火柴盒圖案,這些火柴盒也成了收藏愛好者追捧的對象。
1886年(光緒十二年),李鴻章偶然見到英國駐鎮江領事的商務報告,報告說,每一小盒火柴,值七十文制錢, 也就是說,花一兩白銀,只能買小盒火柴十余盒。自來火梗用的木材做成小棒(稱自來火梗),在其一端蘸以蠟油和含的藥料(叫自來火頭)。并說在各大港口,利潤很高的火柴市場有日益擴大的趨勢。僅過一年,即1887年,受李鴻章委托的財主吳懋鼎建立了"天津自來火局",吳懋鼎因有李鴻章作后臺,也儼然以官辦的老板自居.為得到便宜的勞動力,除機器旁有男式操作外,還雇用大批女式和童式參加輔助勞動,如糊盒等
“蓋因這項工業,不僅制造簡單,不需復雜的機器和熟練的工人,而且所需資本不多,個人亦足以舉辦。我們雖然有些不舍,但也只能通過收藏火柴,將它留在人們的記憶里。加以的保護,不遺余力,故能獲得發展。但這類工廠,當時一切原料皆仰給外國……”火柴作為“洋火”,與洋油、洋燭、洋堿、洋煙一起,作為“五洋”之一,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在中外貿易和國貨運動中,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民國時期的上海民族火柴工業,更是上海近代工業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工業門類。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