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建廠的泊頭火柴廠,曾是早的公私合營企業之一,也是早進行改造的企業之一,一度成為乃至亞洲火柴生產廠家。歷經百年沉浮,2012年,泊頭火柴廠后一批設備被拍賣,從此成為歷史。
今天的人們,對這個的命運已經釋然,但偶爾還會想起,那一盒小小的火柴。2012年9月,泊頭火柴后一批設備被拍賣,至此,它走完了整整百年歷程。
火柴盒
采購煙酒配送火柴
1912年建廠的泊頭火柴廠,曾是早的公私合營企業之一,也是早進行改造的企業之一,一度成為乃至亞洲火柴生產廠家。歷經百年沉浮,2012年,泊頭火柴廠后一批設備被拍賣,從此成為歷史。
今天的人們,對這個的命運已經釋然,但偶爾還會想起,那一盒小小的火柴。2012年9月,泊頭火柴后一批設備被拍賣,至此,它走完了整整百年歷程。
火柴盒兩邊的磷面由和玻璃粉調和而成。利用了低溫,易氧化放熱,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硫磺燃燒放熱等原理。
現在的普通火柴 ,按包裝外形和所用原料不同,有木梗火柴、蠟紙梗火柴和書式火柴3種。除普通火柴外,還有抗風防水火柴、高溫火柴、信號火柴、多次燃燒火柴:能反火,多次燃燒火柴及感光火柴等。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原料是火柴制造根本,尤其是火柴頭上面的藥料更是生產的核心技術所在。在電腦的幫助下,何峰明白了后世安全火柴的配方——說穿了便是、、白蠟、牛膠、的混合物。;和聽上去嚇人,實際都是制造的主要原料,老祖宗早就打好了基礎,方便易得,至于白蠟、牛膠等主要用于凝固定型,量并不大。為達到在華傾火柴的目的,外國火柴商在都采用商標,有的還加注"在華制造""制造"或"上海制造"等字樣。當然,火柴雖小,制造起來卻很麻煩,整個流程包括制梗、整梗、排版、調藥、烘干、刷邊、涂沙、糊盒、裝盒、打包等工序。
英為了對進行經濟侵略,早在19世紀30年代就在廣州設立了怡和洋行,在大量向我國傾銷的同時,火柴及其他商品也就成為經濟掠奪的另一種手段。晚清文人著作中,亦曾有 約略記載過火柴輸入等情況,如松江孫玉璋所撰寫《異聞瑣錄》(同治九年四月刻本),有這樣一段文字: "道光間,英夷所貢雜物,多謠巧好玩。中有自來火者,長僅盈寸,一端五色洋藥,擦之而火爆發。到了八十年代初,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和錄音機,成為老百姓追捧的“新四大件”,爭買的火爆場面經常出現。士大夫見之莫不驚奇,以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廳昂,非豪商顯宦無力求之耳。"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