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防治方法:常用等量式0.5%~0.6%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8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出現病害后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6] 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花薹。葉片初生淺黃色小斑點,擴大后呈橢圓形暗綠色病斑,后發展成梭形或紡錘形大斑,邊緣深褐色,由黃褐色變成灰白色,病斑四周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背面有粉紅色霉層。干燥時易,病重時全葉發黃枯死。花薹感病
農場萱草
[12] 防治方法:常用等量式0.5%~0.6%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8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出現病害后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6] 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花薹。葉片初生淺黃色小斑點,擴大后呈橢圓形暗綠色病斑,后發展成梭形或紡錘形大斑,邊緣深褐色,由黃褐色變成灰白色,病斑四周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背面有粉紅色霉層。干燥時易,病重時全葉發黃枯死。花薹感病,癥狀與葉部相似,有時多個病斑愈合成長達10多厘米的凹陷病區,病斑上常有較厚的淡紅色霉狀物,輕者影響花薹生長及花蕾形成,重者花薹折斷而枯死。
褐斑病危害葉片,病部初生水漬狀小點,后變成淺黃色至黃褐色紡綞形或長梭形病斑,邊緣有一條非常明顯的赤褐色暈紋,再外層與健部交界處有一圈水漬狀暗綠色的環。病斑比葉斑病略小,一般為0.1~0.2厘米×0.5~1.5厘米,有時病斑愈合成不規則狀,后期病斑密生小黑點。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風雨傳播,一般發生在6~7月。 [13]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6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500~800倍液噴灑。

[1] 【性味】甘,平。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性平,味甘。有小毒。②《云南中草藥選》:甘微辛,平。功用-黃花菜的功效養血平肝,。治頭暈,,心悸,腰痛,,衄血,大腸下血,或水腫,,咽痛,乳癰。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補虛下奶,平肝,止血。②《云南中草藥選》:鎮靜,,。治頭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腫,,分泌不足,關節腫痛。③《云南中草藥》:養血補虛,清熱。【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燉肉。外用:搗敷。【選方】①治腰痛,,奶少:黃花菜根蒸肉餅或煮豬腰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②治小便不利,水腫,,,衄血,:黃花菜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③治月經少,,胎動不安,老年性頭暈,,營養不良性水腫: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一至二兩,燉肉或雞服。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