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熱泵機組 Water Source Heat Pump : 是以水為熱源的可進行制冷/制熱循環的一種熱泵型整體式水-空氣式 或水-水式空調裝置,制熱時以水為熱源而在制冷時以水為排熱源。其 采 用循環流動于共用管路中的水、從水井、湖泊或河流中抽取的水或在地下盤管中循環流動的水為冷(熱)源,制取冷(熱)風或冷(熱)水的設備;包括一個使用側換熱設備、壓縮機、熱源側換熱設備,具有單制冷或制冷兼制熱
直流變頻熱泵機組
水源熱泵機組 Water Source Heat Pump : 是以水為熱源的可進行制冷/制熱循環的一種熱泵型整體式水-空氣式 或水-水式空調裝置,制熱時以水為熱源而在制冷時以水為排熱源。其 采 用循環流動于共用管路中的水、從水井、湖泊或河流中抽取的水或在地下盤管中循環流動的水為冷(熱)源,制取冷(熱)風或冷(熱)水的設備;包括一個使用側換熱設備、壓縮機、熱源側換熱設備,具有單制冷或制冷兼制熱功能。按使用側換熱設備的形式分:冷熱風型水源熱泵機組,冷熱水型水源熱泵機組按冷(熱)源類型分:水環式水源熱泵機組,地下水式水源熱泵機組,地下環路式水源熱泵機組。
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認為這個數字太保守,在其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中將此數據作了修改,認為“十二五”可以完成2013年《能源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中對地熱供暖(含地源熱泵及常規地熱)5億平方米的目標,并在“十三五”新增完成地熱供暖面積9.5億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新增7億平方米,常規地熱供暖新增2.522億平方米,這樣,加上“十二五”的5億平方米,至2020年底可實現地熱供暖總面積14.5億平方米。
地下水源熱泵供冷供暖+太陽能調峰供熱系統各自承擔的負荷比探討
地下水源熱泵供冷供暖+太陽能調峰供熱系統各自承擔的負荷比應做優化分析、太陽能調峰供熱系統承擔的負荷、應根據工程的熱負荷曲線、實際地埋管換熱器施工場地面積、太陽能調峰供熱系統設備初投資費及回收周期等因素通過技術經濟分析確定。不能盲目加大太陽能調峰供熱系統承擔的負荷比例。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