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子交換:所謂離子交換,就是水中的離子和離子交換樹脂上的離子,所進行的等電荷反應。用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HR和水中Na+交換反應過程為例:HR+Na+=Na++H+。水的臭味主要來源有:1)水中的水生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爛而發出的臭味。從上式可知:在離子交換反應中,水中的陽離子(如Na)被轉移到樹脂上去了,而離子交換樹脂上的一個可交換的H轉入水中。Na從水中轉移到樹脂
水處理藥劑種類
1、離子交換:所謂離子交換,就是水中的離子和離子交換樹脂上的離子,所進行的等電荷反應。用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HR和水中Na+交換反應過程為例:HR+Na+=Na++H+。水的臭味主要來源有:1)水中的水生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爛而發出的臭味。從上式可知:在離子交換反應中,水中的陽離子(如Na)被轉移到樹脂上去了,而離子交換樹脂上的一個可交換的H轉入水中。Na從水中轉移到樹脂上的過程是離子的置換過程。而樹脂上的H交換到水中的過程稱游離過程。因此,由于游離和置換過程的結果,使得Na和H互換位置,這一變化,就稱為離子交換。
2、紫外線:能夠射出波長為1400nm-4900nm的紫外線(1nm=10-10m),這種光線能穿透細菌的細胞壁,殺掉微生物,達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線波長在2600nm左右效果較好。
紫外線消毒主要應用于處理量小的飲用水方面。它的特點是:殺生能力強,接觸時間短;設備簡單,操作管理方便,處理后的水無色、無味的危害;不會增加像殺毒時出現的氯離子。
3、吸附凈水技術:主要指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吸附技術。這里只就活性炭的一些特點,做簡要介紹:活性炭廣泛應用于生活飲用水及食品工業、化工、電力等工業用水的凈化、脫氫、除油和去臭等。沉積物和微生物的產生,促使了濃差腐蝕電池池的形成及垢下腐蝕的產生,從而使金屬的腐蝕速度加劇。通常,能夠去除63%-86%膠體物質;50%左右的鐵;以及47%-60%的有機物質。
什么是水的PH值PH值有什么意義
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氫離子的負對數值,表示為:
PH = -Lg[H]
PH值有時也稱為氫離子指數。2、水的PH值和堿度的影響PH值對于鋁鹽凝合劑的混凝過程影響很大。由水中氫離子的濃度可知道水溶性是呈堿性、酸性還是中性。由于氫離子濃度的數值往往很小,在應用上不方便,所以就用PH值這一概念來作為水溶液酸、堿性的判斷指標,而且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值恰能表示出酸性、堿性的變化幅度數量級大小,這樣應用起來就十分方便,并由此得到:
(1) 中性水溶液PH= -Lg [H]= -Lg10 =7
(2) 酸性水溶液PH<7,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強。
(3) 堿性水溶液PH>7,PH值越大,表示堿性越強。
如果進一步按PH值更加詳細地將水質分類,可以得到:
(1) 強酸性水溶液PH值<5.0
(2) 弱酸性水溶液PH值=5.0~6.4
(3) 中性水溶液PH值=6.5~8.0
(4) 弱堿性水溶液PH值=8.1~10
(5) 強酸性水溶液PH值>10
什么是混凝、混凝過程和混凝處理
水中的微粒大多都帶有負電荷,由于同性相斥,它們很難粘合起來成為較大的顆粒,只有向水中投入大量帶有正電荷的混凝劑使得膠體之間相互聚結,這個過程叫凝聚。
向水中投入具有線性結構的混凝物(如聚合氯化鋁),線的一段拉著一個膠體顆粒,另一個膠體顆粒在相距較遠的兩個微粒之間起著粘結架橋的作用,使得顆粒逐步變大,變成大顆粒的絮凝體(俗稱礬花)這一過程稱之為絮凝。
凝聚與絮凝合稱為混凝
所謂混凝過程是指在水處理過程中向水中投放藥劑,進行水與藥劑的混合,從而使水中其它膠體物質產生凝聚與絮凝的這一綜合過程。
混凝處理是指在水中加入藥劑后,產生電離子和水解作用,形成了膠體并與水中其它膠體顆粒進行吸附作用,使其絮凝成大的顆粒,然后產生沉降等的水處理過程。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