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資質取消后對企業來說有什么影響?
對于企業的影響
環評資質取消前:建設單位要申報環評必須通過第三方有資質的環評單位進行環評報告的編寫。
環評資質取消后:建設單位可以委托技術單位對其建設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若建設單位具備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能力的,可以自行對其建設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
取消環評機構資質,既可以清除環保整治中牟利的違規環
輸變電環評
環評資質取消后對企業來說有什么影響?
對于企業的影響
環評資質取消前:建設單位要申報環評必須通過第三方有資質的環評單位進行環評報告的編寫。
環評資質取消后:建設單位可以委托技術單位對其建設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若建設單位具備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能力的,可以自行對其建設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
取消環評機構資質,既可以清除環保整治中牟利的違規環評機構,又可以更好的保護好企業的利益。總體來說,環保檢測只會愈來愈嚴,企業應早做環評審批,才能適應如今的市場和環境,繼續長遠發展。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按照當前相關法律規定,所有新建項目在開工前都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與區域環保目標脫節,在環境影響評價中,對建設項目的污染行為目前還是普遍的采用濃度標準評定法:即以污染物的排放濃度是否能夠達到標準來評定項目是否可行,而沒有引入總量控制的概念,沒有應用前幾年功能區劃的成果,根據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保護目標,環境容量等指標來分析項目的選址是否合理,項目的污染行為能否控制在區域環境的承受能力之內。
環評未驗收如何處罰
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項目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在環境保護設施驗收中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報經有批準權的批準,責令關閉。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報告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予以公告。
通過環境監測的方法對污染物進行長期監測,才能夠掌握污染物在環境作用下的變化趨勢,并為污染治理方案提供寶貴的di一手資料。
通過環境監測,可以料及項目所在地當前存在的污染物種類和污染程度,找到關鍵的污染源因子,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供可靠地依據。
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環境監測質量,進一步促進環境保護工作,提供著直接、有效的數據支持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