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產生外觀質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種多相(體積比氣相2~5%、液相13~18%、固相77~85%),多孔(凝 膠 孔、層間孔、毛細孔、氣 泡 粗 孔和裂 縫等)存在內 部 原生缺 陷 的不均勻不連續體,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質量的波動、計量的誤差,攪 拌 不 充 分 而易使新 拌 砼出現分層離析、泌水、干澀、板結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過程中模板和鋼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澆注、
混凝土修復報價
混凝土產生外觀質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種多相(體積比氣相2~5%、液相13~18%、固相77~85%),多孔(凝 膠 孔、層間孔、毛細孔、氣 泡 粗 孔和裂 縫等)存在內 部 原生缺 陷 的不均勻不連續體,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質量的波動、計量的誤差,攪 拌 不 充 分 而易使新 拌 砼出現分層離析、泌水、干澀、板結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過程中模板和鋼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澆注、振搗、成型、養護等施工操作的不當,都可以引起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缺陷。

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計量,充分攪拌,保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禁止在施工現場任意加水。
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徑,加強振搗,振搗時間(15~30s)以混凝土不再明顯沉落表面出現浮漿為限。
當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大于2M時,須采用串筒和溜槽等工具,或在柱、墻的模板上,沿其高度方向留出“門子板”,將混凝土改為側向入模,以此縮短傾落高度,澆灌時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
混凝土和易性不符合要求的不進行澆注,商品混凝土連續式攪拌機在生產時存在下料不同步的現象,尾料約1.0~2.0立方全是石子,此時應退料。
實際中,泵送混凝土澆注框架柱和剪力墻時,一般是兩支或三支振動棒插入柱(墻)中,一支振動棒留在上面加速下料,邊澆邊振邊提,一氣呵成。此時混凝土明顯欠振,容易出現蜂窩麻面。正確的做法是,“打五泵停十秒”,即混凝土泵運行五個活塞行程后,停一會兒,待上面振搗密實后,再繼續泵送澆注。

一、產生的原因具體有:
1、混凝土澆筑施工前建筑模板未充分濕潤,導致棱角處混凝土缺水或水化不充分,強度大幅度降低,拆板時棱角受損;
2、拆板或抽芯太早,混凝土并未監建立足夠強度,導致棱角受損;
3、起吊、運輸時對構件保護不好,導致邊角部分局部脫落、劈裂受損等。
二、那么如何預防混凝土掉角的問題呢?預防具體措施如下:
1、建筑模板在澆筑砼前應充分濕潤或刷涂均勻脫模劑,砼澆筑后應認真灑水養護;
2、拆除側面非承重建筑模板時,砼應具有足夠的強度;
3、拆板時不能用力過猛過急。注意保護棱角;吊運時,嚴禁建筑模板撞擊棱角;
4、加強成型砼保護。
混凝土修補掉角的方法,要是缺棱掉角較小時,清水沖洗,也能將該處用鋼絲刷刷凈充分濕潤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漿抹補齊正。也能將不實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顆粒鑿除,用水沖刷干凈濕潤,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級的細石砼補好,認真養護。所謂修補后留下來的痕跡,其實主要就是指的修補后與原來混凝土墻面之間的色差。墻面發生病害后,很多人之所以不想對其進行修復,主要原因并不是不想花資金來修復它,而是擔心修補后,墻面上會留下嚴重的修補色差,而且修補后的墻面強度也不如原來的墻面強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對于病害墻面修補的意義就不大了,還會造成資金的浪費。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將病害修補好并且還不讓其留下明顯的色差呢?下面混凝土修補公司就來給大家介紹。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