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更多的城市出臺并實施了垃圾分類和新的限塑政策。于是,彼此間寒暄的話題就時常以垃圾開頭。
自 20 世紀初起,塑料的發明及使用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并且愈發依賴。然而,大量的塑料制品也帶來了日漸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世界自然會于2019年發布的報告《通過問責制解決塑料污染問題》顯示,由于塑料循環利用的不足與有效管理機制的欠缺,75%以
降解塑料公司
近幾年,更多的城市出臺并實施了垃圾分類和新的限塑政策。于是,彼此間寒暄的話題就時常以垃圾開頭。
自 20 世紀初起,塑料的發明及使用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并且愈發依賴。然而,大量的塑料制品也帶來了日漸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世界自然會于2019年發布的報告《通過問責制解決塑料污染問題》顯示,由于塑料循環利用的不足與有效管理機制的欠缺,75%以上的塑料成為了廢棄物,其中1/3 已經變成塑料垃圾流入自然環境中,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造成日益嚴峻的污染。
“可降解≠全降解”,為從源頭治理白色污染,推廣的可降解塑料要注意避免“偽降解”塑料的魚目混珠。因此對生物全降解塑料及制品列入強制性認證,堅決防止“偽降解”的“可降解塑料”進入市場,規避其產生的微塑料等帶來二次污染,從源頭解決廢雜塑料包裝物的污染問題。使用后的塑料袋扔進干垃圾桶,這已被人們所接受。但嚴“限塑令”出臺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在超市和商場中,一次性塑料袋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帶有可降解標識的塑料袋。

既然是可降解,那它算哪類垃圾呢?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可通過堆肥等方式降解,是否應該算作濕垃圾?
從理論上來說,生物可降解塑料袋應可作為濕垃圾處理,但實際上這類塑料袋目前還是跟隨干垃圾處理。這取決于目前國內城市垃圾的處理方式。
以目前在垃圾分類做得成功的上海市為例,廚余垃圾還是需要“破袋”投放,然后將塑料袋歸為“干垃圾”中。這一過程中,手不免會碰到臟臟的垃圾,對于上班順手提著垃圾出門的“打工人”而言,遇上監管不嚴的時候必然會出現逃避“破袋”步驟的,廚余垃圾和塑料袋直接扔進垃圾桶的現象,給垃圾分類效率造成影響。一個重要原因是,生物降解塑料袋與濕垃圾目前還不能同步降解,這就為工業堆肥造成了困難。

填充型淀粉塑料主要是通過將淀粉與PE、PP或PS等石油基塑料共混而制得。這類淀粉塑料制品只能部分降解,故應用前景有限。但它能減少石油資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較適合焚燒。
共混型淀粉塑料是將淀粉與其他可生物分解的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如纖維素、PBS等)共混而制得,可完全降解。
全淀粉塑料是在小分子增塑劑或其他條件的作用下破壞淀粉內部的氫鍵結構,使淀粉分子的排布趨于無序化,降低其玻璃化轉變溫度,從而獲得的一種具有熱塑性的材料;熱塑性淀粉中淀粉含量在90%以上,可完全降解。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