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于世的造紙技術,就顯示了烘干技術的應用。《天工開物》一書中,描述了人工加熱烘干過程,總結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烘干實踐,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在解放前,我國烘干技術的應用,一般仍停留在手工作坊的階段。解放以后,烘干技術的應用發展很快,20世紀50年代初期,分散懸浮態烘干技術(如氣流烘干器等)開始工業應用,烘干技術的研究工作也普遍
脫水干燥箱
烘干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于世的造紙技術,就顯示了烘干技術的應用。《天工開物》一書中,描述了人工加熱烘干過程,總結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烘干實踐,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在解放前,我國烘干技術的應用,一般仍停留在手工作坊的階段。解放以后,烘干技術的應用發展很快,20世紀50年代初期,分散懸浮態烘干技術(如氣流烘干器等)開始工業應用,烘干技術的研究工作也普遍開展,的烘干器也在生產中應用。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進展,化學工業的機械化、大型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作為化工單元操作設備之一的烘干機,也必將更加迅速的發展。
此外,出現了烘干設備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重視質量,耐腐蝕材料的烘干設備和使用,將特別關注的用戶。目前,烘干設備行業開始進入較成熟的發展階段,能夠更好地滿足各個領域用戶的實際需求,價格的國外同類產品,只有1/3,這使烘干設備在比在市場競爭中進口設備的價格具有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較大的烘干設備,大多數還涉及現場安裝,調試和售后服務工作,為國內用戶,國產設備的進口設備選擇更多的選擇和更方便。
烘箱外殼一般采用薄鋼板制作,表面除銹后填充膩子,打磨后噴刷底漆防護,表面烤漆或靜電噴粉處理。工作室內采用的結構鋼板制作。外殼與工作室之間填充硅酸鋁纖維。加熱器可安裝底部,也可安置頂部或兩側。溫度控制儀表采用數顯智能表,PID調節:配置999.99小時時間控制器并與報警裝置相連接。使烘箱的操作更簡便,快捷與有效。
烘箱款式分類:
烘箱按外形來分可分為:臥式烘箱和立式烘箱兩種
烘箱額定溫度分類:
烘箱以額定溫度區分,一般可分為:
低溫烘箱:100℃以下,一般用于電氣產品老化,普通料件的緩速干燥,部分食品原料、塑料等產品的干燥用。
常溫烘箱:100-250℃,這是常見的使用溫度,用于大多數料件的水分干燥、涂層固化、加溫、加熱、保溫等。
高溫烘箱:250-400℃,高溫干燥特種材料、工件加溫安裝、材料高溫試驗、化工原料的反應處理等。
超高溫烘箱:400-600℃,更高的工作溫度,高溫干燥特種材料、工件加溫熱處理、材料高溫試驗等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