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聯合國外空司為此專門發來祝賀視頻,同時肯定北斗系統正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贊賞其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覆蓋了200多個和地區,用戶突破上億和137個簽訂了合作協議,正式超越了
北斗定位監控系統
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聯合國外空司為此專門發來祝賀視頻,同時肯定北斗系統正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贊賞其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覆蓋了200多個和地區,用戶突破上億和137個簽訂了合作協議,正式超越了GPS,一半以上的都已經開始使用北斗系統,據統計目前已有70%以上的智能手機支持北斗系統。

提供服務是“北斗”國際范兒鮮明的特色之一。為此,有關方面大力持續推進“北斗”星座部署和信號覆蓋,將其從本世紀初以“雙星定位系統”為特征的“北斗一號”升級為由10多顆衛星組網、聚焦亞太的“北斗二號”,再升級為由數十顆衛星組網、服務的“北斗三號”。與此同時,有關方面還大力推動與其他導航系統的合作,比如與美方簽署了《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提出這兩套系統在國際電聯框架下實現射頻兼容,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攜手為用戶提供更服務。

而整個北斗導航系統一代已經完成了技術使命光榮退役了,而二代也不會用于正式的系統組網,所以整個北斗導航正式在用的是北斗三代的35顆衛星。北斗二代系統在2012年完成了對亞太大部分地區的覆蓋并正式提供衛星導航服務,此時北斗二代系統擁有16顆衛星,其中14顆組網并提供服務,分別為5顆靜止軌道衛星、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均在傾角55度的軌道面上)、4顆中地球軌道衛星(均在傾角55度的軌道面上),在境內使用衛星導航服務可以不再受到國外系統的限制。
北斗技術的應用還能協助在重大案件或事故發生時取證。這些配送車輛未來還將被納入城市應急調度系統,出現突發狀況需要救援時,利用北斗定位技術找到就近車輛作為增援。北斗組網衛星發射圓滿收官,北斗系統服務則迎來全新開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表示,到2035年,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