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是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它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單獨或混合標記的探針進行原位雜交,能同時檢測多個靶位,各靶位在熒光顯微鏡下和照片上的顏色不同,呈現多種色彩,因而被稱為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它克服了FISH技術的局限
熒光原位雜交
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是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它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單獨或混合標記的探針進行原位雜交,能同時檢測多個靶位,各靶位在熒光顯微鏡下和照片上的顏色不同,呈現多種色彩,因而被稱為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它克服了FISH技術的局限,能同時檢測多個基因,在檢測遺傳物質的突變和染色體上基因定位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楊明杰等1998)。

雜交流程
雜交液的成分主要影響了核酸雜交的復性動力學和熱穩定性。雜交液的基礎成分為:Denhardt’s溶液(Ficoll,BSA,PVP),異源核酸(如鯡精3子DNA/tRNA/競爭DNA),磷酸鈉,EDTA,SDS,鹽離子,甲酰胺和硫酸葡聚糖,以及雜交探針。不同的應用中進行雜交溫度、pH、鹽離子、甲酰胺、探針濃度等條件的優化。常用的pH范圍為6.5~7.5,較高的pH值有助于提高雜交的嚴謹性。
總的來說,隨探針濃度增加,雜交率也增加。另外,在較窄的范圍內,隨探針濃度增加,敏感性增加。依我們的經驗,要獲得較滿意的敏感性,膜雜交中32P標記探針與非放0射性標記探針的用量分別為5~10 ng/ml和25~1000ng/ml,而原位雜交中,無論應用何種標記探針,其用量均為0.5~5.0μg/ml。探針的任何內在物理特性均不影響其使用濃度,但受不同類型標記物的固相支持物的非特異結合特性的影響。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