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支護。在圍巖鉆孔并插入錨桿,用以錨固圍巖。按錨桿的錨固方式,可分為端頭錨固式錨桿和全長錨固式錨桿兩類。端頭錨固式錨桿是通過錨桿端部的錨頭錨固在圍巖中,在桿體的另一端則由墊板同巖面接觸,通過擰緊螺母使墊板與巖面貼緊。常用的有楔縫式錨桿、脹殼式錨桿和倒楔式錨桿等(見圖)。其優點是安裝快,立即起到支護作用;但由于錨桿沒有保護外殼,容易銹蝕,錨頭容易滑動。這類錨桿常用于施工中的臨時
噴錨支護價格
錨桿支護。在圍巖鉆孔并插入錨桿,用以錨固圍巖。按錨桿的錨固方式,可分為端頭錨固式錨桿和全長錨固式錨桿兩類。端頭錨固式錨桿是通過錨桿端部的錨頭錨固在圍巖中,在桿體的另一端則由墊板同巖面接觸,通過擰緊螺母使墊板與巖面貼緊。常用的有楔縫式錨桿、脹殼式錨桿和倒楔式錨桿等(見圖)。其優點是安裝快,立即起到支護作用;但由于錨桿沒有保護外殼,容易銹蝕,錨頭容易滑動。這類錨桿常用于施工中的臨時支護或服務年限較短的礦山巷道中。全長錨固式錨桿是用膠結材料(通常用水泥砂漿或樹脂)沿錨桿孔全長膠結桿體,對圍巖起加筋作用,如鋼筋砂漿錨桿和樹脂錨桿等。這類錨桿耐久可靠,支護效果比端頭錨固式好。按是否對錨桿施加預應力,又可分為普通錨桿和預應力錨桿兩類。
根據巖體的產狀,將圍巖按大類分為整體、塊狀、層狀和軟弱松散等幾類。不同結構類型的圍巖,開挖洞室后力學形態的變化過程及其破壞機理各不相同,設計原則也有差別。對于整體狀圍巖,可以只噴上一薄層混凝土,防止圍巖表面風化和消除表面凹凸不平以改善受力條件;僅在局部出現較大應力區時才加設錨桿。在塊狀圍巖中必須充分利用壓應力作用下巖塊間的鑲嵌和咬合產生的自承作用;噴錨支護能防止因個別危石崩落引起的坍塌。
噴射混凝土是水泥、砂、石加水和少量速凝劑,按一定的配合比混合而成的一種復合材料。要求水泥摻入速凝劑后,凝結快,保水性能好,早期強度增長快,收縮量較小;普通硅酸鹽水泥比較符合這種要求。砂子應選用硬質潔凈的天然或機制的中砂或粗中混合砂。石子應選用堅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徑不宜過大。拌和用水應為不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和硬化的潔凈水。加入速凝劑的目的在于使噴射混凝土速凝快硬,防止噴層因重力作用而坍落,提高噴射混凝土在潮濕巖面或輕微含水巖層中使用的適應性,增加一次噴射厚度和縮短兩次噴射的間歇時間。速凝劑有固體的和液體的兩種,其摻量取決于噴射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和設計強度。過量的速凝劑會影響速凝效果和降低噴射混凝土的后期強度。與固體速凝劑相比較,液體速凝劑容易混合均勻,對噴射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影響較小。
噴錨支護:
1.凍結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術,用于富水軟弱地層的暗挖施工固結地層。通常,當土體的含水量大于2.5%、地下水含鹽量不大于3%、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時,均可適用常規凍結法,當土層含水量大于10%和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時,凍土擴展速度和凍結體形成的效果。
2.在地下結構開挖斷面周圍需加固的含水軟弱地層中鉆孔敷管,安裝凍結器,通過人工制冷作用將天然巖土變成凍土,形成完整性好、強度高、不透水的臨時加固體,從而達到加固地層、隔絕地下水與擬建構筑物聯系的目的。
3.在凍結體的保護下進行工作井或隧道等地下工程的開挖施工,待襯砌支護完成后,凍結地層逐步解凍,終恢復到原始狀態。
與傳統混凝土襯砌相比,噴射混凝土具有可以改善荷載分布不均和降低支護層內彎矩值的作用。這是由于噴射混凝土能與周圍巖體緊密粘結,使得在它們的接觸面上既能承受徑向荷載,也能承受切向荷載。統計多個采用噴錨支護的地下工程的現場實測數據顯示,其平均徑向應力一般能夠穩定在0.3~0.5Mpa之間。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噴錨支護與圍巖相互作用的實質就是調整兩者之間的應力狀態,做到充分發抨圍巖自身的承載能力。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