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開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層被切斷,在壓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會不斷地滲流入基坑,如不進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將會造成基坑浸水,使現場施工條件變差,地基承載力下降,在動水壓力作用下還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邊坡失穩等現象,因此,為確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須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 亦稱降水工程。
降水工程
常見做法 :
一、輕型井點(多級輕型井點):適用于巖
建筑降水廠
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開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層被切斷,在壓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會不斷地滲流入基坑,如不進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將會造成基坑浸水,使現場施工條件變差,地基承載力下降,在動水壓力作用下還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邊坡失穩等現象,因此,為確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須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 亦稱降水工程。
降水工程
常見做法 :
一、輕型井點(多級輕型井點):適用于巖土滲透系數為10**(-2)~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輕型井點為3~6m、多級輕型井點為6~12m。
二、噴射井點:適用于巖土滲透系數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8~20m。
三、電滲井點:適用于巖土滲透系數為<10**(-6)cm/s;電滲井點宜與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首先,我們要知道井點降水有什么作用:1.井點降水降低了地下水的水位,以此來鞏固土壤,可以增加地基土承載受重力;2.井點降水可以防止地下水涌入工程坑內,防止積水;3.重要的一點是,防止了地下水滲流,從而引起坡邊塌方;
井點降水工程
其次,我們要知道有哪些可能出現的現象需要我們去注意。例如我們抽出來的地下水一直不干凈,很渾濁,這能看出水中泥沙含量比較多,可以判斷基坑的附近地表沉降幅度比較大。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由于井點濾網出現破損,破損后濾網孔洞和砂濾料粒就比較大。那井點濾網破損后就失去了過濾作用。地下土壤中的大量泥沙就跟著地下水抽出來了。
面對上述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什么預防措施呢?我們在施工下井點管之前,一定要嚴格地檢查井點濾網,如果發現了破損或者沒有包緊的情況,一定要立即去修補,井點濾網和砂濾料的選擇也要結合土質條件去看。如果抽出的井水一直是渾濁的,就必須立即停止使用。

常用的經驗參數
1.當基坑寬度小于6米時,可沿基坑長邊布置單側線性井點;如果寬度大于6米,則需要兩個或圓形井點。單側線性井點應布置在地下水流動的上游方向。
2.降水井運行一段時間后,地下水將形成穩定的降水漏斗。降水漏斗的坡度約為1: 10,也就是說當井點地下水位下降1米并長期穩定時,距離井點10米左右范圍內的地下水位會受到影響,距離井點越遠,降水范圍越小。
3.一般要求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標高以下0.5 ~ 1m,以保持基坑開挖時的干燥,保證開挖時基坑邊坡的穩定。
4.井點間距一般可為0.8m、1.2m或1.6m,具體視地下水位和基坑深度而定。井點可以在特殊位置適當加密,保證降水效果。
5.沖孔深度應比過濾管低0.5m左右。回填井管時,用粗砂填充至濾管上方至少1米處,并在離地面至少0.5米的深度內用粘土密封。
基坑降水工程5大降水方法
基坑降水是指在開挖基坑時,地下水位高于開挖底面,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內,為保證基坑能在干燥條件下施工,防止邊坡失穩、基礎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載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降水的施工工程是深基坑施工的一到重要的施工環節,很大部分的基坑事故都是與地下水有關系。
基坑降水是保證基礎質量的重要步驟,明溝加集水井降水、輕型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降水、深井井點降水等等。基坑寬度小于6米時可沿基坑長邊方向布置單側線性井點,大于6米則需兩則布置或環狀布置井點。單側線性井點要布置在地下水流靠上游的方向上。降水井運行一段時間后,地下水會形成穩定的降水漏斗。降水漏斗的坡度約為1:10,也就是說,當井點處地下水位下降1米并長時間穩定時,離井點約10米范圍內的地下水位都將受到影響,而且,距離井點越遠降水幅度越小。
基坑降水工程5大降水方法
01、明溝加集水井降水
明溝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種人工排降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在施工現場應用的為普遍。在高水位地區基坑邊坡支護工程中,這種方法往往作為阻擋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輔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潛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在地下水較豐富地區,若僅單獨采用這種方法降水,由于基坑邊坡滲水較多,錨噴網支護時使混凝土噴射難度加大(噴不上),有時加排水管也很難湊效,并且作業面泥濘不堪阻礙施工操作。因此,這種降水方法一般不單獨應用于高水位地區基坑邊坡支護中,但在低水位地區或土層滲透系數很小及允許放坡的工程中可單獨應用。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