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的內涵
從廣義上講,工業互聯網通過低成本的連接設備、產品、用戶、供應商等,消除了空間的地理距離,改變了信息不對稱的主動方和被動方的地位,使用戶的主導地位得以確定。從這個角度看,工業互聯網的價值就是在全方面連接的基礎上,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形成企業大數據,進而對數據進行分析,把所得到的分析結果反饋回設備運行,并優化企業的生產、運營與決策,形成數據智能,催生新的模式和
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建設
工業互聯網的內涵
從廣義上講,工業互聯網通過低成本的連接設備、產品、用戶、供應商等,消除了空間的地理距離,改變了信息不對稱的主動方和被動方的地位,使用戶的主導地位得以確定。從這個角度看,工業互聯網的價值就是在全方面連接的基礎上,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形成企業大數據,進而對數據進行分析,把所得到的分析結果反饋回設備運行,并優化企業的生產、運營與決策,形成數據智能,催生新的模式和業態。
工業物聯網的外圍應用
在以往,工業領域將傳感器和執行器連接到系統中,通常連接到安全關鍵設備。這些系統控制危險的操作,有時甚至是非常高速的操作,并且由于操作的安全性,對添加傳感器的接線進行的任何更改都會變得成本高昂。由于布線和變更控制過程,甚至安裝一個傳感器的成本可能要花費20,000美元。
現在的不同之處在于,工業組織可以將工業物聯網應用于以往成本效益不高的領域。工業物聯網將從成本降低、消費級傳感器以及降低的云計算擁有成本優勢以及用戶友好的分析能力受益。對于那些可能擔心在控制網絡中添加傳感器帶來更高成本的組織來說,添加可以收集外部數據的工業物聯網傳感器的成本如今已經顯著降低。
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面臨三方面挑戰
目前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建設應以網絡“互聯、協同”為抓手,突破“互動”瓶頸,以實現比特流、信息流、知識流的三個層面“互動”為核心關鍵。尹浩認為,目前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正面臨三方面挑戰。
一,如何實現按需互聯,保障比特流端到端實時可靠交互。現有工業互聯網基于TCP/IP“盡力而為”的模式,使“二八效應”嚴重,網絡資源主要消耗于20%的節點,無法實現全要素鏈、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的按需互聯及比特流端到端的可靠交互。
二,如何很大化網絡效能。他認為,生產鏈、價值鏈和產業鏈泛在化感知產生的數據量將呈現增長,如何通過很大化網絡效能,實現三鏈跨感知、計算、控制三個功能域的直接優化控制,支持跨功能域的信息流語義級交互是面臨的又一挑戰。
三,如何保障互動的安全可控,實現人-機-物知識流協同交互。人-機-物多維度、跨層次互動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構建網絡、設備、平臺、數據、應用的多維度的安全可信的保障體系,實現云邊端的智能協同、實時準確控制是當務之急。、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國際技術和產業的格局尚未固定成型,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尤其是平臺的培育、建設及推廣提供了寶貴的時間。我國可以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智能化要素。
工業互聯網的建設部署是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的協同推進,需要技術、用戶、第三方開發等多方參與者的協同推動。平臺的培育、建設和推廣更是一個需要以融通發展為導向的長期過程,其中尤以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制造企業需求方的融通發展較為關鍵。
但我國目前仍有相當數量的制造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理念和定位認知不清,對其技術特性和商業價值依然抱有疑慮,加之受到資金投入大、技術門檻高、人才儲備少的各種制約,限制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規模化進展和實際效用發揮。同時,部分工業互聯網企業在工業領域沒有積累和知識沉淀,難以準確把握行業特性、操作流程和需求痛點,缺少將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會貫通的實踐經驗,還不能充分發揮出平臺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智能+”效用。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