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厄式風輪
是法國G.J.M達里厄于19世紀30年代發明的。在20世紀70年代,加拿大科學研究院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在是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的主要競爭者。對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山區和高原地帶,因地制宜地利用風力發電,非常適合,大有可為。達里厄式風輪是一種升力裝置,彎曲葉片的剖面是翼型,它的啟動力矩低,但尖速比可以很高,對于給定的風輪重量和成
風力發電系統
達里厄式風輪
是法國G.J.M達里厄于19世紀30年代發明的。在20世紀70年代,加拿大科學研究院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在是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的主要競爭者。對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山區和高原地帶,因地制宜地利用風力發電,非常適合,大有可為。達里厄式風輪是一種升力裝置,彎曲葉片的剖面是翼型,它的啟動力矩低,但尖速比可以很高,對于給定的風輪重量和成本,有較高的功率輸出。現在有多種達里厄式風力發電機,如Φ型,Δ型,Y型和H型等。這些風輪可以設計成單葉片,雙葉片,三葉片或者多葉片。

設計為雙輪結構并靠近安裝,同步運轉,就將原來的立軸力矩輸出對槳葉流體力學形狀的依賴進而改變為雙輪間的利用轉動產生渦流力的利用,兩輪相互借力,相互推動;而對吹向兩輪間的逆向風流可以互相遮擋,進而又依次輪流將其分撥于兩輪的外側,使兩輪外側獲得有疊加的風流,因此使雙輪的外緣線速度可以高于風速,雙輪結構的這種互相助力,主動利用風力的特點產生了“雙輪效應”。為保持風輪始終對準風向以獲得大的功率,還需在風輪的后面裝一個類似風向標的尾舵。

相比有些單輪式結構風機中采用外加的遮擋法、活動式變槳矩等被動式減少葉輪回轉復位阻力的設計,體現了積極利用風力的特點。風輪是把風的動能轉變為機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兩只(或更多只)螺旋槳形的葉輪組成。因此這一發明的不僅具有實用作用,促進風力利用的研究和發展,而且具有新的流體力學方面的意義。它開辟了風能發展的新空間,是一項帶有基礎性質的發明,這種雙輪風機具有的設計簡捷,易于制造加工,轉數較低,下降,安全性好,運行成本低,維護容易,無噪音污染等明顯特點,可以廣泛普及推廣,適應節能減排需求,大有市場前景。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