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以其資源儲量豐富、清潔方便和可再生的特點,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生物質能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儲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生物質是太陽能zui主要的吸收器和儲存器。太陽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轉化為熱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轉化為生物質能;由于轉化為熱能的太陽能能量密度很低,不容易收集
生物質顆粒生產廠家
在眾多的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以其資源儲量豐富、清潔方便和可再生的特點,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生物質能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儲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生物質是太陽能zui主要的吸收器和儲存器。太陽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轉化為熱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轉化為生物質能;由于轉化為熱能的太陽能能量密度很低,不容易收集,只有少量能被人類所利用,其他大部分存于大氣和地球中的其他物質中;生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能夠把太陽能富集起來,儲存在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人類發展所需能源的源泉和基礎。基于這一獨0特的形成過程,生物質能既不同于常規的礦物能源,又有別于其他新能源,兼有兩者的特點和優勢,是人類zui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我國有著豐富的生物質資源,據統計,桔桿年產量約5. 7億噸,人畜糞便約3. 8億噸,薪柴年產量(包括木材砍伐的廢棄物) 為1. 7億噸,還有工業排放的大量有機廢料、廢渣,每年生物質資源總量折合成標準煤約3 億噸。我國直接利用生物質能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但利用效率極低,即使是目前農村已較普遍推廣的省柴節煤灶, 熱效率也僅20 % 左右。近年來,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周邊地區, 農民大量使用優0質高0效燃料, 用于炊事、取暖,而將農作物桔桿直接放在農田焚燒,浪費了能源,也污染了環境。生物質能資源結構疏松,能量密度低,僅是標準煤的一半多一些,且不易貯運。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能源,隨著世界能源需求量的迅猛增長,然而作為人類目前主要能源來源的石油、天然0氣和煤炭卻正在迅速地減少。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如按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不加節制的話,那么,地球上這三種能源供人類開采的年限分別只有40 年、50 年和240年了。因此,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高新技術開發低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逐步取代石油、煤、天然0氣等不可0再生能源,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生物質能源是一種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它來源廣泛,每年都有大量的工業、農業及森林廢棄物產出。
1、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資源優勢生物質顆粒燃料主要的原料為生物質(秸稈)和煤炭。農作物秸稈是地球上zui豐富的生物質可再生資源。農0業部2010發布的《農作物秸稈資源與評價報告》顯示,2009年農作物秸稈理論資源量為8.20億t(風干,含水量為15%);考慮到收集過程中的損耗,估算2009年農作物秸稈可收集0資源量約為6. 87億t,占理論資源量的83.8%。其中秸稈除作為肥料、飼料、燃料、種植食用菌基料、造紙等工業原料外,廢棄及焚燒量約為2.15億t,占31. 31%。廢棄及焚燒的秸稈等于耕地、淡水、化肥和其他農業投入品等資源的浪費,不利于農業資源的節約和循環轉化利用。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