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除顫儀"指征”
重新出現室顫,3次除顫后,患者的循環仍未恢復,復蘇者應立即實施1分鐘的 CPR,若心律仍為室顫,則再行1組3次的電除顫,然后再行1分鐘的CPR,直至儀器出現無申擊指征”信息或行生命支持(ACLS)。不要在一組3次除額中檢查循環情況,因為這會耽擱儀器的分析和,連續可部分減少胸部阻抗,提高除顫效果。
AED雙相波除顫
現代除顫器
AEDZOLL電池
AED除顫儀"指征”
重新出現室顫,3次除顫后,患者的循環仍未恢復,復蘇者應立即實施1分鐘的 CPR,若心律仍為室顫,則再行1組3次的電除顫,然后再行1分鐘的CPR,直至儀器出現無申擊指征”信息或行生命支持(ACLS)。不要在一組3次除額中檢查循環情況,因為這會耽擱儀器的分析和,連續可部分減少胸部阻抗,提高除顫效果。
AED雙相波除顫
現代除顫器包括AED均以"除顫波"釋放能量或電流,除顫器種類和波形不同能量水平亦不相同。雙相波除顫是新近除顫器發展的主要趨勢,并已顯示了其市場前景和臨床應用的價值。1997年來應用固定低能量雙相波除顫器,對院外心臟性猝死救治的回顧性總結發現:低能量雙相波除顫器雖釋放的能量無法遞增,卻能達到與可遞增能量單相波除顫器相同的臨床效果。單相波是以單方向釋放電流,如果單相波逐漸降至0伏特點時則稱之為"正弦衰減",如果單相波同時下降,則稱之為"指數截斷"。相反,雙相波電流在一個特定的時限是正向的,而在剩余的數毫秒內其電流方向改變為負向,雙相指數截斷(BTE)波形并能夠有陽抗補償。1996年FDA批準了臺雙相波AED,除顫能量固定在150J,有研究比較其與傳統單相正弦衰減(MDS)波形200J和360J能量水平的除顫效果。研究者發現,電除顫時150JBTE能達到與200JMDS相同的除額成功率,而前者造成ST段的改變則明顯小于后者。
急救知識、急救設施、急救培訓
本次試點工作首批擬組織150所高中和高校參與,在校園內配備相關急救設施設備與物品,并對學校教師、學生進行急救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強化急救教育。
本次試點工作的三項重點任務是:
一、普及校園急救知識
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主題教育為重要載體、以日常教育為基礎的急救教育推進機制。結合學校實際,加強對校園緊急救護、創傷救護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教育,鼓勵高校開設應急救護相關課程并納入學分管理。
如何使用AED?
只要“聽它說,跟它做”!按照AED的語音提示和屏幕顯示來操作即可。
時間就是生命!!!1分鐘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搶救成功率可達90%;
4分鐘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成功率降至50%;
10分鐘以上開始搶救,患者的率幾乎為;
每延誤1分鐘成功率下降10%! 研究表明: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為4分鐘!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