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心肺復蘇指南2000有關基本生命支持(BLS),對使用自動體外除顫(AED)做了重要的更改,其措施和要求:
(1)院前早期除顫(求救EMS后5分鐘內完成電除顫)。
(2)參加急救人員應有計劃接受急救培訓,并有責任實施CPR,在有除顫器情況下,有權行電除顫。
(3)院內除顫:
(1)早期除顫的能力被認為,在醫院各及都裝備有除顫器,所有醫務人員都受過急救技術培訓。
氧氣呼吸器價格
國際心肺復蘇指南2000有關基本生命支持(BLS),對使用自動體外除顫(AED)做了重要的更改,其措施和要求:
(1)院前早期除顫(求救EMS后5分鐘內完成電除顫)。
(2)參加急救人員應有計劃接受急救培訓,并有責任實施CPR,在有除顫器情況下,有權行電除顫。
(3)院內除顫:
(1)早期除顫的能力被認為,在醫院各及都裝備有除顫器,所有醫務人員都受過急救技術培訓。
(2)現場急救人員行早期電除顫的目標是,在醫院任何地方或救護車內發生的心臟驟停,從發病至電除顫的時間限在3分鐘內。
(3)院內復蘇反應時間必須經糾正后記錄的除顫時間才被認為是可靠的。
為提高校園應急救護能力,應配備校園急救設施設備,有條件的試點學校逐步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教育,培訓教職員工及學生。
1發文:各類學校加快配置AED
早在今年5月7日,和紅十字會總會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學校應急救護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紅十字會和門要積極推廣在學校配備急救箱、AED等急救設備,推進學生應急救護知識技能普及,加大教職員工救護培訓力度。
急救知識、急救設施、急救培訓
本次試點工作首批擬組織150所高中和高校參與,在校園內配備相關急救設施設備與物品,并對學校教師、學生進行急救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強化急救教育。
本次試點工作的三項重點任務是:
一、普及校園急救知識
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主題教育為重要載體、以日常教育為基礎的急救教育推進機制。結合學校實際,加強對校園緊急救護、創傷救護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教育,鼓勵高校開設應急救護相關課程并納入學分管理。
(作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