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作為人類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其安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在牧場及乳品加工環節中,力歐生產的制冷罐憑借其大容量和優異的保鮮性能,成為保障乳量的關鍵設備。然而,正是這種與生鮮乳長期接觸的特性,使得制冷罐的清潔衛生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一、制冷罐污染對乳品安全的潛在威脅
在連續使用過程中,制冷罐內壁會逐漸形成復雜的生物膜結構。研究表明,未經清洗的制冷罐可能滋生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在內的多種致病菌。這些微生物不僅會分解乳糖和蛋白質,產生異味和酸敗,更可能產生耐熱性毒素,即使經過巴氏殺菌也難以完全消除。某地乳品廠就曾因制冷罐清潔不導致整批產品微生物超標,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二、清洗的必要性考量
1. 清洗頻率的科學依據
根據國際乳品聯合會(IDF)標準,制冷罐應當在使用后立即進行預清洗,每24小時必須完成一次深度清洗。特殊情況下,如處理高脂乳或異常乳時,清洗頻率需要提高到每12小時一次。
2. 清洗劑的選擇原則
堿性清洗劑(pH11-13)能有效分解蛋白質和脂肪殘留,酸性清洗劑(pH2-3)則對礦物質沉積有顯著效果,F代牧場多采用"堿-酸交替"的清洗方案,配合使用含過氧化氫的消毒劑,可達到99.9%的殺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