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中用網目調印版的好處有哪些?下面我們先簡述一下網點對圖像層次的傳遞原理,通過對原理的認識,我們會更清晰的了解到,印刷中用網目調印版的好處。
根據調子的不同,圖像可以分為三種:線劃稿圖像、半色調圖像和連續調圖像。線劃稿圖像是指在圖像中只有兩種變化,有密度和沒有密度,而且所有的密度大小都是相同的,無中間密度的存在,如文字、線條、色塊等。連續調圖像是指以密度大小的連續變化來表現畫面濃淡層次變化的圖像,如照片、繪畫作品等。一張單色的連續調原稿,用制版照相機拍攝成連續調陰圖底片,再拷貝成陽圖,曬制成PS版,經過印刷,得到的印刷品將會成為線劃稿圖像,圖像上只有兩種狀態,原稿上的明暗層次變化全部丟失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印版和印刷機只能表現兩種狀態:著墨與非著墨。畫家可以通過控制涂在紙面上的顏料的厚薄來表現顏色的深淺,照相通過經曝光顯影后留在底片或相紙上的鹵化銀的厚薄來表現顏色的深淺。但是膠印所采用的印版的感光原理與銀鹽感光原理有著極大的差別,它曬出的印版只有著墨和非著墨兩種狀態,印刷出來的結果自然也只有密度和無密度兩種狀態,不能像銀鹽感光材料那樣能通過銀粒密度變化來實現明暗層次的變化。即使能研制出連續調的印版,膠印機也無法通過精確地控制墨層厚度來控制圖像的密度,從而完成連續調圖像的。
為了把連續調原稿圖像的明暗層次再現出來,必須制作出加網的陰圖或陽圖底片,將圖像分割成許多不連續的點子,但相鄰的兩點子對人眼形成的視角小于人眼能夠區分的閾限。每個點子只有一種狀態著墨。單位面積內點子覆蓋的總面積大,反射光線少,吸收光線多,使人感到陰暗;單位面積內點子覆蓋的總面積小,反射光線多,吸收光線少,給人以明亮的感覺。這樣連續調原稿上的濃淡層次就可以由只能表現兩種狀態(著墨與非著墨)的印版和印刷機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現。
原稿是通過色料堆積的厚薄來表現深淺變化;印刷品是通過單位面積內,著墨的網點的面積的大小來再現深淺變化。在放大鏡下,加網部分,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個黑點和白點相間,但如果這些點子都足夠小,小于人眼區分的閾限,則我們只能感受到深淺變化,而看不見點子了。
從連續的圖像轉變為不連續的加網圖像,在這個過程中必定會存在圖像信息丟失的問題,加網線數越密,再現的層次越豐富,圖像也越精細,質量就越好,這就是精細產品使用細網線的原因。但加網線數越細,印刷難度越大,因此,應該合理地掌握加網的線數,既要保證滿足印刷的要求,又要盡量保證有足夠的圖像信息和良好視覺效果。
本文來源于www.feiyang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