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除霧器斷面的煙氣流速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除霧器的正常運行,煙氣流速過高易造成煙氣二次帶水,從而降低除霧效率,同時流速高系統阻力大,能耗高。通過除霧器斷面的流速過低,不利于氣液分離,同樣不利于提高除霧效率。此外設計的流速低,吸收塔斷面尺寸就會加大,投資也隨之增加。設計煙氣流速應接近于臨界流速。根據不同除霧器葉片結構及布置形式,設計流速一般選定在3.5~5.5m/s之間。
&160 &160&160 &160 2除霧器葉片間距
&160 &160&160 &160&160&160葉片間距的大小,對除霧器除霧效率有很大影響。隨著葉片間距的增大除霧效率降低。板間距離的增大,使得顆粒在通道中的流通面積變大,同時氣流的速度方向變化趨于平緩,而使得顆粒對氣流的跟隨性更好,易于隨著氣流流出葉片通道而不被捕集,因此除霧效率降低。
&160 &160&160 &160 除霧器葉片間距的選取對保證除霧效率,維持除霧系統穩定運行至關重要。葉片間距大,除霧效率低,煙氣帶水嚴重,易造成風機故障,導致整個系統非正常停運。葉片間距選取過小,除加大能耗外,沖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葉片上易結垢、堵塞,終也會造成系統停運。葉片間距根據系統煙氣特征流速、SO2含量、帶水負荷、粉塵濃度等、吸收劑利用率、葉片結構等綜合因素進行選取。葉片間距一般設計在20~95mm。目前脫硫系統中常用的除霧器葉片間距大多在30~50mm。
&160 &160&160 &1603 除霧器的級數
&160 &160&160 &160 級數的增加,除霧效率增大,而壓力損失也隨之增大。除霧器的設計要以提高除霧效率和降低阻力損失為宗旨。因此,單純地追求除霧效率而增加級數,卻忽視了氣流阻力損失的增加,其結果將使能量的損耗顯著增加。現在的WFGD系統采用兩級除霧系統。
&160 &160&160 &1604除霧器沖洗水壓
&160 &160&160 &160 除霧器水壓一般根據沖洗噴嘴的特征及噴嘴與除霧器之間的距離等因素確定噴嘴與除霧器之間距離一般≤lm,沖洗水壓低時,沖洗效果差。沖洗水壓過高則易增加煙氣帶水,同時降低葉片使用壽命。一般情況下,第二級除霧器之間,每級除霧器正面正對氣流方向與背面的沖洗壓力都不相同,級除霧器的沖洗水壓高于第2級除霧器,除霧器正面的水壓應控制在2.5×l05Pa以內,除霧器背面的沖洗水壓應1.0×105Pa,具體的數值需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