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由“魯美”師生設計制作的農展館前的“人民公社”兩座大型廣場雕塑,掀起了雕塑事業的第二個高潮。60年代,雖然雕塑轉入低估,吐魯番花燈雕塑,一味反對形式主義而強調學習蘇聯寫實手法。但也創作出一些好作品,它們是“四川美院”創作的“收租院”,“美院”、“魯美”創作的“農奴憤”等。 改革開放以后,迎來了文藝繁榮的春天,“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促進了文藝事業的發展,許多城市大搞環境建設,大力發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