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床鑄件產生嚴重縮孔和縮松缺陷的原因
(1)大型主軸箱體比較高,凝固復雜,雖然采用階梯式澆注系統,但鐵液到達鑄件上表面時,由于鑄件比較高,降溫比較大,很難達到順序凝固,容易產生縮孔和縮松。
(2)冒口補縮不好,雖然采用保溫冒口,加高冒口,增加冒口大小、數量等措施,但效果都不理想。原因是由于鑄件比較高(一般在2m左右),無論采取低溫或高溫澆注,鐵液到達冒口時基本接近凝固溫度,冒口失去補縮作用。高溫澆注時,冒口鐵液雖然沒有到達凝固溫度,但上下溫差相差很大,冒口也基本先凝固,補縮效果也不理想。
為此我們在產品輪廓尺寸為29000mm×2650mm×2680mm,壁厚為300mm,材質為HT250,總重62t,鐵液處理為70t的主軸箱體進行試驗。
2.機床鑄件工藝改進
(1)改進鑄件凝固方式,使鑄件中下部實現均衡凝固和順序凝固,上部實現順序凝固,對于鑄件厚大部分、局部熱節點處,用冷鐵加速冷卻,使其達到同時凝固。
(2)采用階梯式和分層階梯式澆注系統。
為了使鑄件實現上述凝固方式,我們在鑄件上半部分另單獨增加一層澆注系統。
澆注系統由澆口杯、直澆道φ80mm(6個)、橫澆道90mm×120mm(3個)、分直澆道p40mm(18個)、內澆道φ40mm(46個)組成兩個半封閉式澆注系統。
3.機床鑄件熔煉工藝
(1)化學成分選擇原則:在保證鑄件性能前提下盡量提高碳當量。為此我們加入0.5%的銅來提高鑄件性能,使碳當量控制在3.8 010左右。其化學成分控制范圍:WC=3.2%~3.3%. WSi=1.6%~1.8%、WMn=0.8%~0.9%、wP<0.15%、ws=0.05%~0.12%、WCu=0.5%.
(2)澆注溫度澆口箱溫度1360—1370℃,采用三包澆注,中間包為單獨澆注系統,溫度比其余兩包高20℃左右。
(3)采用多層次孕育方法。
4.機床鑄件生產結果
澆注一件清鏟后,有些冒口部位發現縮松,毛坯深度10~20mm,而原來深200mm左右,有顯著提高。
5.機床鑄件產品結果分析
(1)澆注時間長,實際澆注時間為313s,鐵液在型內時間長,熱量損失多,影響冒口補縮。
(2)鑄件沒完全達到預想的凝固效果,其原因是:①中間鐵液包溫度低,沒達到工藝的要求。②上層單獨一道澆注系統內澆道少,鐵液溫度沒有達到順序凝固要求。③鑄件比較厚,冷卻效果還差些。④碳當量偏低。
6.機床鑄件工藝修正
(1)澆注系統設計 澆注系統由澆口杯、直澆道p120mm(2個)、橫澆道130mm×150mm(2個)、分直澆道p40mm(23個)、分直澆道妒40mm(22個)、內澆道@40mm(87個)組成兩個大流量半封閉式矩形澆注系統。
(2)澆注系統的計算
鐵液消耗總重量:G=鑄件毛重+澆冒口重量-55000+7000-62000kg
平均壓力頭的計算:
Hp-H0-P2/( 2C)=298-2662/2×268-166cm式中Hp——平均壓力頭,cm;Ho---澆口杯水平面至內澆道距離,cm;P-內澆道至鑄件點距離,cm;C-鑄件在鑄型內總高度,cm。
(3)補縮冒口設計設計原則:冒口后于鑄件熱節處凝固,強化對鑄件液態體收縮的補給能力。設置保溫冒口32-φ150/φlOOmm×7000mm。
化學成分和澆注工藝不變。
7.機床鑄件生產結果
改進后又澆注一件,清鏟后沒有發現缺陷。此后我們采取該工藝又生產了三件澆注重量為92.4t的主軸箱體鑄件和兩件澆注重量為90.5t的尾座體鑄件,清鏟后也沒有發現缺陷,經檢測性能完全達到工藝要求,效果良好。
更多信息:http://www.btpb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