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唐詩原詩
假山(并序 )
杜甫
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處欲生云。
慈竹春陰覆,香爐曉勢分。
惟南將獻壽,佳氣日氤氳。
題解
此詩當作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時杜甫當在陳留郡。詩前序文說,天寶初年,身為南曹小司寇的舅舅在作者舅母的堂前壘土作假山,一筐土能壘起一尺高,用來代替朽木放置焚香磁甌,磁甌十分安穩。又在假山旁邊栽種慈竹(慈竹又稱“子母竹”,因竹節多分枝,如子母相依,故稱),用竹林遮蓋幾座假山,小山幽雅,有世外之精致。于是作者詩興昂然,寫了此詩。詩中描寫了假山的美好意境,讀來令人神往。(摘自《杜甫詩全譯》,韓成武、張志民編。河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