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本品由無機酸、強氧化劑、緩蝕劑、光亮劑、抑灰劑、表面活性劑等復配而成。與傳統的堿蝕處理工藝相比具以下優勢:
具去氧化皮、拋光二重功能,經處理后的型材可直接進行氧化,簡化了氧化前處理工序。、
提高了型材表面的光澤度,有利于著色型材色底穩定、色澤鮮艷,對噴砂處理的型材有特別增光白漂白效果。
采用適合的緩蝕劑、表面活性劑克服了固溶不完全的鋁材(如精煉、淬火風量不夠,晶體嚴重偏析)表面起砂、亮晶等弊病。
槽液工藝參數寬,具有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簡單等優點。
配槽方法及工藝參數:
2.1配槽方法:
先向槽內加自來水至要求的液面線下約500-1000mm,然后在攪拌狀態下加入低溫拋光劑。加入量按如下計算。補水至要求的液位。攪拌均勻。
低溫拋光劑:30~50g/L
2.2 工藝參數:
游離酸:3.0~5.0工作點
鋁離子:≤20g/L
溫度 :常溫
時間 :1~3min
添加及工藝管理
生產過程中根據生產量補加低溫拋光劑,正常情況下每生產一噸鋁材約消耗2~3KG,
操作過程中盡量避免帶入過多臟雜物,污染槽液,建議每月清理槽底一次。
槽液檢測方法
用移液管準確吸取10mL槽液于250mL的錐形瓶中,加50mL蒸餾水,再加2~3滴1%酚酞指示劑,用1N NaOH滴定至溶液由無色變為粉紅色即為終點,30S內記下V1,用移液管準確吸取10mL槽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50mL蒸餾水,加入5g氟化鉀,溶解搖勻,再加2~3滴1%酚酞批示劑,用1N NaOH滴定至溶液由無色變為粉紅色即為終點,30S內記下V2。
總酸(點數)=V1*N游離酸(點數)=V2*N
鋁離子(g/l)=1.8*N*(V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