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底 爐底有截錐型和球型兩種。截錐型爐底制造和砌磚都較為簡便,但其強度不如球型底好,故只適用于中小型轉爐。球型爐底的優缺點與截錐型相反,故為大型轉爐采用。 爐帽、爐身和爐底三段的聯結有三種方式:死爐帽活爐底、活爐帽死爐底和整體爐殼。三種聯結的型式與修爐方式有關,死爐底和整體爐殼都采取上修,而活爐底的則采取下修。
電爐鋼多用來生產碳素結構鋼、工具鋼和合金鋼。這類鋼質量優良、性能均勻。在相同含碳量時,電爐鋼的強度和塑性優于平爐鋼。電爐鋼用相近鋼種廢鋼為主要原料,也有用海綿鐵代替部分廢鋼。通過加入鐵合金來調整化學成分、合金元素含量。 以廢鋼為原料的電爐煉鋼,比之高爐轉爐法基建投資少,同時由于直接還原的發展,為電爐提供金屬化球團代替大部分廢鋼,因此就大大的推動了電爐煉鋼。世界上現有較大型的電爐約1400座,電爐正在向大型、超高功率以及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等方面發展,轉爐,很大電爐容量為400噸。 20世紀50年代,在世界鋼產量中,約85%是平爐煉出來的。1952年在奧地利 出現純氧頂吹轉爐,它解決了鋼中氮和其他有害雜質的含量問題,使質量接近平爐鋼,同時減少了隨廢氣(當用普通空氣吹煉時,空氣含79 %無用的氮)損失的熱量,可以吹煉溫度較低的平爐生鐵,因而節省了高爐的焦炭耗量,什么是回轉爐,且能使用更多的廢鋼 。由于轉爐煉鋼速度快(煉一爐鋼約10min,而平爐則需7h),負能煉鋼,節約能源,故轉爐煉鋼成為當代煉鋼的主流。轉爐煉鋼(圖2)其實130年以前貝斯麥發明底吹空氣煉鋼法時,冶煉轉爐,就提出了用氧氣煉鋼的設想,但受當時條件的限制沒能實現。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奧地利的Voest Alpine公司才將氧氣煉鋼用于工業生產,從而誕生了氧氣頂吹轉爐,亦稱LD轉爐。頂吹轉爐問世后,冶金轉爐,其發展速度非常快,到1968年出現氧氣底吹法時,全世界頂吹法產鋼能力已達2.6億噸,占壟斷地位。1970年后,由于發明了用碳氫化合物保護的雙層套管式底吹氧槍而出現了底吹法,各種類型的底吹法轉爐(如OBM,Q-BOP,LSW等)在實際生產中顯示出許多優于頂吹轉爐之處,使一直居于首位的頂吹法受到挑戰和沖擊。 轉爐,華東冶金,冶煉轉爐由馬鞍山市華東冶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颁撹F建材”就選馬鞍山市華東冶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www.ecloudzd.com),公司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寶龍華庭1棟1711,多年來,華東冶金堅持為客戶提供好的服務,聯系人:范恒。歡迎廣大新老客戶來電,來函,親臨指導,洽談業務。華東冶金期待成為您的長期合作伙伴! 產品:華東冶金供貨總量:不限產品價格:議定包裝規格:不限物流說明:貨運及物流交貨說明:按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