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機脫水原理:
在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的作用下,利用固液兩相的密度差,使固相顆粒迅速與水產生分離沉積在轉鼓內壁上,與轉鼓作相對運動的螺旋葉片不斷地將沉積在轉鼓內壁上的固體顆粒刮下并推出排渣口。分離后的清液經液層調節板開口溢流出轉鼓。從而實現離心機對物料連續分離的工作的原理。
公司簡介:
我公司是一家現代高新企業,針對造紙行業污水處理現狀,公司經過不斷實踐與推出新一代, “造紙污泥脫水機”。我公司生產的造紙污泥脫水機價格實惠,在眾多國內外污泥脫水機廠家,中具有制造技術、設備精良,服務周到,整體水平處于國內行列。
永豐離心機主要有以下特點:
1.污泥脫水、對污泥的適應性:特別對帶油、帶脂肪性、粘糊性較大的污泥。2.污泥脫水后含水率低,空間環境比較好:離心機占地面積在3-5個平方,節約廠家用地,全封閉,環境優美。3.污泥脫水加藥省、加藥量成本比較:離心機的加藥成本為帶機的50%-70%,長期使用成本優勢明顯,4.污泥脫水的人工省、污泥脫水機維修率低、易于操作!對于進料的要求低,控制簡單:,造紙污泥脫水機價格,造紙污泥脫水機廠家離心機可以適應物料濃度的變化,根據情況自動的調整。
對于造紙污水處理所產生的污泥更是一大問題,因為造紙廢水處理系統的產泥量較其他廢水更大。造紙污泥的特點如下:
1.纖維含量大。較處理其他污水產生的污泥而言,其脫水性能較好,需加絮凝劑量相對較少。
2.產泥量較大。由某紙廠參數可見:進水SS為2100~4400mg/L,CODcr為1700~4800mg/L;出水SS為15~40mg/L,CODcr為70~100mg/L。
一般造紙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分兩大部分:
1.車間排出廢水中流失的紙漿;2.生化處理系統剩余污泥。
造紙污泥去向可為三個方向:
一、造紙污泥可回用于造紙車間
造紙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纖維,在廢水處理過程中,有部分纖維留在污泥中,因此可將其處理后回用,此時,應注意生化污泥不能用以回用。處理流程如下:污泥經過篩選、除砂,再由泵抽至紙機造紙。由于污泥中的纖維較細小,在回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紙頁質量下降,紙機易斷頭,回用于較低車速的造紙機抄造低檔次的瓦楞紙。
二、造紙污泥可進行臥式離心機(臥螺離心機)處理
處理過程一般行污泥調理再進行沉降處理。
污泥車間排出的紙漿有很高的纖維含量,進入臥式離心機(臥螺離心機)前加入適量聚丙酰烯胺就能達到較好的脫水效果;而生化處理系統排出的污泥則視情況加入適量聚合氯化鋁,三氯化鐵等,結合聚丙酰烯胺使用。不過一般的造紙廠都會將兩種污泥混合在一起處理。
一般的造紙污泥處理工藝流程:
前處理中含纖維的物化污泥和生化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經污泥濃縮池重力濃縮后再經臥式離心機(臥螺離心機)脫水后外運處置。污泥濃縮池上清液、污泥濾液排入廠區污水收集系統。造紙廢水產生的大量污泥經處理后,若能合理利用,就會變廢為寶。
首先,造紙污泥需經過污泥濃縮池處理。污泥濃縮是利用重力沉降提高污泥濃度的過程,污泥濃度經提高后,絮凝劑利用率將相應提高,但應避免污泥濃度過高,造成污泥輸送的管道堵塞。
在進入機械脫水前,污泥需投加絮凝劑進行化學調理,使污泥形成絮體。不同造紙工藝產生不同類型的污泥,需有針對性地投加不同類型的絮凝劑。常用的無機絮凝劑有LS鋁、聚合氯化鋁、三氯化鐵、聚合LS鐵等。常用的高分子絮凝劑主要是聚丙烯酰胺。
單獨使用無機絮凝劑時,由于形成的絮體小,機械強度較低,在濾帶擠壓下污泥會隨濾液大量滲漏,脫水效果差,污泥回收率低。單獨使用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可取得較好的污泥脫水效果,但成本較高。因而,若將無機絮凝劑結合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使用,可達到較好效果且降低污泥脫水費用。關于絮凝劑的種類和劑量可用實驗方法確定。
經化學調理后,污泥須經機械脫水。由于污泥脫水運行費用及脫水后處理成本占整個污水處理費用的較大比例,因而選擇節能、高效的脫水設備是非常重要的。相較而言,臥式離心機(臥螺離心機)具有投資少,自動控制及連續運行,能耗低、脫水,易于管理、維護費用低,噪音小、化學藥劑投加量少等優點。因而脫水設備建議選用臥式離心機(臥螺離心機)。臥式離心機(臥螺離心機)的過程為:先用泵將污泥抽入離心機,然后經過離心力的作用,將比重不同的物質相互脫離,顆粒物質通過螺旋推料器推出機外。
根據某紙廠提供的數據,造紙污泥經過臥式離心機(臥螺離心機)脫水后,含水率降至75%~85%。此時,泥餅外運進行終處置。
三、造紙污泥可選擇焚燒處理
污泥的終處置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污泥利用方案,污泥利用要滿足嚴格的環境衛生標準,不能造成新的環境危害?梢赃x擇燃燒,既可回收熱量、又可減少堆放廢棄物的面積。
由于造紙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量較大,選擇合理的處理和利用方法對于企業和環境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