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蝎子管理
一;春季管理;因蝎子剛經過冬眠,一到春季開始蘇醒,身體很虛弱,體內所貯存的養分消耗得差不多,而且早春的氣溫忽高忽低,冷空氣頻繁,往往還會出現倒春寒,仍不適應蝎子的活動。故此時仍應注意防寒保暖。春季氣溫回升到10°C以上,蝎子先后出蟄活動。這時蝎子經過較長時間冬眠,體內的養分基本耗盡,出蟄時適量投喂軟體昆蟲和供水,任其攝食、吮吸。
當氣溫逐漸升高,達到25°C以上時,在夜間蝎子便會出來活動、覓食。這時要及時投喂營養豐富的食物,尤其是肉食性昆蟲動物,以防因饑餓而互相殘殺;同時還要注意調節養殖場所和窩穴的土壤溫度。蝎子在春季復蘇后時有發生死亡的現象;這主要多為體弱者,或者有的蝎子在冬眠之前體內沒有貯存足夠的營養,或者雄蝎交尾之后體質尚未得到充分恢復就進入了冬眠。就應在蝎子冬眠前投喂充足的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便于蝎子貯備足夠的營養物質。復蘇后的蝎子,既要注意及時投喂食物,又不宜過早、過量,否則易使蝎子暴食腹脹而死亡。因為春季氣溫偏低,蝎子的消化能力不強,要使蝎子早日活動、進食,投喂食物時寧少勿多,千萬不可過量。逐步增加飼料。每隔20天用百分之0.1的液噴灑
1.對剛出蟄的蝎子不宜過早投喂飼料昆蟲。因為早春氣溫偏低,蝎子剛復蘇,消化能力很弱,而且在休眠期間一直未排泄。過早投喂飼料蟲,容易引起腹脹等疾病。一般3天供食一次。
2.晚春時節,隨著氣溫的升高,蝎子的活動能力增強,此時需要投喂適量的飼料蟲,以滿足其生命活動的需要。
3.開始投食后,投食量要由少到多逐漸增加。
4.由于春季氣溫忽高忽低,要注意蝎窩的防寒保暖。
5.注意調節環境濕度。 土元養殖哪里有養殖蝎子需要多少錢 蝎子養殖發展推廣經驗
二;夏季管理:夏季是蝎子活動的旺盛季節,也是蝎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除應注意供給充足的水和食物外,還要注意檢查蝎窩的安全和防治病蟲害。
立夏以后,氣溫上升到20℃以上,蝎子開始覓食,此時應開始供食,一般2-3日投喂1次食物;溫度高時多喂,低時少喂。芒種以后,溫度上升到25℃以上,蝎子進入生長發育時期,這時蝎子的食量大增,消化能力也明顯提高,這時應增加供食,增加飼料蟲的投喂量,并保持蝎子活動場所的濕度適宜。
夏至以后,各齡蝎子進入生長發育旺盛的時期,孕蝎進入體內孵化后期,并開始產仔。這一時期是一年中氣溫的時期,也是蝎子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時期,管理上應注意滿足蝎子對營養的需求,全方位高密度投喂適口性強、營養豐富的組合飼料蟲。遇到久旱無雨的季節,下午5點左右可以人工灑水補充一定濕度,讓蝎子出來采食。
三;秋季管理。秋分以后,進入多雨季節,有時還會出現陰雨連綿的低溫高濕天氣,影響蝎子的生長發育。而這一時期,蝎子正處于入蟄前的準備階段,食量增大,代謝水平較高,以便把攝取的營養貯存起來,為休眠做準備。此期在管理上應注意:
1.加大供食量,做到寧余勿缺。
2.強化飼養繁殖后的雌蝎,使其盡快得到恢復。然后讓雌蝎雄蝎群中交配,為來年高產奠定基礎。
四;冬季管理:霜降以后,隨著氣溫的急劇下降,平均氣溫降至5℃以下時,蝎子停止活動采食,鉆進土抷或磚石縫隙處冬眠。蝎子安全越冬有一定的條件:
1.冬蟄前吃飽養肥,體內貯存足夠的營養。
2.休眠溫度應控制在2-5℃之間,休眠期間溫度長期偏低,蝎子容易受冷凍死,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下,蝎子易發病。溫度長期偏高,引起蝎子躁動不安,蝎子休眠不踏實,體內營養儲存過早消耗殆盡。
3.蝎窩的土壤濕度以10-13%左右為宜。濕度過于大會減弱蝎子的抵抗力。越冬期間蝎窩長期過于干燥,造成蝎子慢性脫水
4.注意蝎窩的防寒保暖。用稻草或紙板將蝎窩圍護,并要經常檢查,堵塞縫隙,以防寒風入侵。
5.不要經常翻動蝎窩,保持環境安靜,減少對休眠蝎子的干擾。
6.經常檢查蝎窩,防止天敵侵入。蝎子休眠期間要加強防鼠,滅鼠工作。
蝎子的繁殖
蝎子為卵胎生,受精卵在體內約40天完成胎胚發育,產出仔蝎,蝎在胎胚發育過程中需要溫暖的環境,在臨產時,第三、四足伸直,、二足向內合抱,頭胸部及前腹向前傾斜近于地面,桎板下垂,生殖打開,小蝎依次產于兩步足合抱內,一般不接觸地面,每產4-5只為一批,小蝎剛娩出時,附肢和尾部折疊于腹部,形成一個橢圓形,像大米粒一樣,當小蝎體表的液體干后,便伸展活動,伏在母背上,環境適宜,母蝎每間隔半小時左右產仔一次。 【通用隨機圖片】【通用隨機圖片】
蝎子一般一胎可產30-50只不等,也有產20多只的,一般平均產30只左右,在產仔時如受到干擾,有的母蝎將小蝎拋掉,產完小蝎, 還產下幾粒黃米粒大小的黃褐色顆粒,這是死胎,主要是環境長期干燥在臨產前受其他物理性傷害所致。
蝎子在負仔期間不吃不動,全神貫注地監護著它的幼仔,免受意外傷害,若有小蝎離去,母蝎會用強大的觸肢將小蝎輕輕地鉗住,誘導它重新返回背上,特別在產仔定要母蝎吃飽。
小蝎在母背階段,不吃不喝,靠體內的卵黃為營養,一般小蝎體長一厘米,乳白色,體形有規則地排列于母背上。 【通用隨機圖片】
蝎子的飼養來源
1.透捕鮮活蟲,可采用熒光燈或黑光燈,紫光燈等大量誘蟲。誘蟲季節一般從谷雨到霜降,誘蟲時間在晚8-凌晨2時,飛蛾,螞蚱,蝗蟲,蒼蠅,蚊子,以及各類昆蟲,不管大蝎子,小蝎子吃了生長快,病害少,成活率高。
2.食餌誘捕法,此法多用來誘獲鼠婦蟲,凡在陰暗潮濕并有食物碎屑的地方,都大量曬息潮蟲,所以在潮蟲經常出沒的地方,將搪瓷盆臥放到地下,沿口和地面相平,內放炒熟的黃豆粉,麥麩或食物碎屑、菜葉等,每晚都能誘到一定數量的潮蟲。
3.地鱉蟲飼養方法,用磚池或木箱飼養在池或箱的四周釘有塑料布條一圈,以防蟲子逃跑,池內填入10-13厘米厚的肥沃土,將地鱉蟲或卵鞘引入池內,池上加蓋防雨遮光,池中土經常保持濕度,使卵鞘自然孵化,每隔3-5日往池內投放適量的青飼料一次,視其繁殖,生長狀況,定期篩選,收獲后投放于各齡養殖器內,任其自由采食。
4.黃粉蟲的養殖方法(面包蟲),成蟲:長橢圓形,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為赤紅色。幼蟲:長圓筒形,體壁光滑,有彈性,黃褐色蛹;初為乳白色,以后逐漸變為淡黃色,經常浮在飼料表層,黃粉蟲從卵產出到性成熟只70天,0℃以下休眠,25℃-32℃生長發育加快,幼蟲經脫皮8次變成蟲蛹,蛹在25℃-28℃左右經10-15天變為成蟲,蛹期需放在通風干燥的環境中。
黃粉蟲屬雜食性,吃麥麩、玉米皮、面、谷物類、蔬菜瓜果,梧桐葉、豆科植物經及各種昆蟲體等。
養殖設備用塑料盆,或做長0.6米,寬0.5米,高1.5米的木箱,底部用纖維板或膠合板,在箱的四周釘上塑料布條,或用油漆刷光滑,以防逃跑。需要木箱數量視其養殖黃粉蟲多少而定,投放飼料如表皮的厚度應在1寸以內,因黃粉蟲本身飼養密度大產生熱量,太厚易發熱,投放飼養要看吃完沒有,如吃的都拉成屎(顆粒狀)應及時篩出去再加喂飼料。
成蟲的養殖木箱與幼蟲的養殖木箱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成蟲養殖箱底部釘鐵網,網孔2-3毫米,使成蟲將卵產于網篩下面,網篩下面要墊一層接卵紙,過一周后孵化出來小蟲子再倒入養殖器內,投喂飼料,幼蟲、蛹、成蟲,要分開飼養,以免相互殘殺。至于死去的幼蟲、成蟲、蛹要及時清理出去,以免腐爛變質,并及時清理篩掉幼蟲的蛻皮殼和糞粒。
5.桔桿稻草育蟲,把草切成2-3厘米長,曬干用開水澆湯,然后埋入15厘米深的土坑,蓋上6厘米厚的污泥,再用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