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ISO光學光擴散板原理:
PC光擴散板是在普通PC單層板的基礎上經特殊工藝處理的產品,是實現均勻面光照明的新型光學材料,光擴散板效果的好與壞,與擴散粒子的使用含量和成分息息相關,擴散粒子的含量越少,透光率則越高,霧度則越低,擴散板一般呈淺白,半透明色,擴散粒子的含量越多,透光率則越低,霧度則越高,擴散板一般呈乳白,不透明色,從而可以看出,擴散板的透光率和霧度是成反比的,即二者不可兼得,ISO通過20年來對擴散母料的不斷研發與,通過對擴散板的表面結構及擴散母料的調節,使ISO光擴散板達到透光率與霧度的平衡,從而實現擴散均勻度的效果。
ISO的光擴散板是PC(聚碳酸酯)材質的,它們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透光率和勻光性能的平衡:
表面結構:
ISO光擴散板的表面結構為一面皮紋,一面啞光磨砂來實現透光率和勻光效果的平衡,其主要特點:
可更好的調節透光率及霧度,提高光效。
皮紋面于導光板接觸可有效減少靜電產生,防止出現光斑。
皮紋面用做于接收光源面,可以大大減少光的損失,進而提高光效。
磨砂面做外觀面,可減少由于安裝過程中造成的指紋指印的遺留以及劃傷,且表面柔滑的磨砂面,高檔,舒適。
擴散粒子:
ISO光擴散板通過內置的光學設計,高新技術含量的擴散粒子,使光線在化學顆粒和樹脂之間,通過基材和擴散劑的折射率不同,經過多次的光線折射,均勻的分散反射和散射從而科學的調整光傳播方向,使點光源變成面光源,擴大了發光面,從而減少光的損失,使ISO擴散板實現透光率和勻光效果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