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烘干除濕機工藝流程
潮濕的木材長時間露天堆放,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措施,往往會腐爛或受到昆蟲的侵襲,木材干燥是指通過自然和人工或設備干燥的方法強制蒸發消散木材中的水分,降低木材的含水量,滿足使用要求,避免木材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被昆蟲、細菌等對潮濕木材的侵蝕、減少木材的劈裂變形。當木材含水率降低到8-20%以下時,干燥木材可以保證木制品的質量,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木材的性能,可以大大減少真菌和害蟲的危害和破壞。因此,木材干燥處理是一項復雜的工藝,處理不當會使木制品的影響頗大。
傳統自然干燥工藝缺點明顯,干燥時間慢,陰涼處自然干燥會被真菌意外感染,導致木材霉變,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木材烘干工藝流程
1.預熱處理階段:在未干模之前先使木材預熱熱透,啟動烘干機向烘房內供熱,溫度設定20-45℃之間,溫度上升不能太快。
2.排濕處理階段:中間外理是在干燥過程中進行的調濕處理,其目的是消除前期所產生的表面漲應力,以防木材開裂與消除中后期干燥所產生的表面硬化,以防止后期發生內裂。排濕是根據烘房內空氣濕度進行的,當預熱完成后,濕度在55℃以上即可進行排濕,每次排濕 20-30分鐘。排濕后溫度會下降一些,然后再逐步上升,但不能超過 65℃,不同的木材可根據不同的升溫設定
3.烘干階段:當溫度上升高到60-65℃時,木材基本已經烘干完成了,燜4-8小時后取樣檢查,達到合格標準就緩慢隆低烘房溫度,直至木材溫度降至環境溫度后即可出烘房。
木材烘干工藝流程
1.預熱處理階段:在未干模之前先使木材預熱熱透,啟動烘干機向烘房內供熱,溫度設定20-45℃之間,溫度上升不能太快。
2.排濕處理階段:中間外理是在干燥過程中進行的調濕處理,其目的是消除前期所產生的表面漲應力,以防木材開裂與消除中后期干燥所產生的表面硬化,以防止后期發生內裂。排濕是根據烘房內空氣濕度進行的,當預熱完成后,濕度在55℃以上即可進行排濕,每次排濕 20-30分鐘。排濕后溫度會下降一些,然后再逐步上升,但不能超過 65℃,不同的木材可根據不同的升溫設定
3.烘干階段:當溫度上升高到60-65℃時,木材基本已經烘干完成了,燜4-8小時后取樣檢查,達到合格標準就緩慢隆低烘房溫度,直至木材溫度降至環境溫度后即可出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