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尋求突破 廈門包袋廠積極轉型升級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廈門包袋外貿發展環境日益復雜嚴峻,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現有的廈門包袋外貿發展方式亟待轉變,廈門包袋外貿結構亟需調整。在廈門包袋外貿領域要堅持出口和進口并重,強化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形成以技術、、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推動對廈門包袋外貿易平衡發展。
廈門包袋外貿經營主體不斷優化 對廈門包袋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手續簡化、下放工作不斷深入,對國營、民營、外資等各類企業實施的廈門包袋外貿政策措施實現統一,各類企業平等參與、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體制環境逐步形成。2012年,民營企業出口占比為37.6%,比2011年提高了4.1個百分點。2013年1-8月,民營企業出口占比為41.6%,比2012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成為我國進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
貨物貿易方式的結構明顯優化 鼓勵發展一般貿易,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2012年一般貿易出口占比為48.2%,與2011年基本持平;加工貿易出口占比為42.1%,下降1.9個百分點。2013年1-8月一般貿易出口占比為49%,比2012年提高0.8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出口占比為38.6%,下降3.5個百分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步伐逐步加快,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為主轉變為勞動密集和技術、資金密集型并重,加工制造程度逐步加深。產品結構不斷改善,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在加工貿易中的占比大幅度提高。
推進“五個優化” 一是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在鞏固歐美日港傳統市場的同時,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家在廈門包袋外貿中的比重。二是優化國內區域布局。在鞏固東部沿海地區廈門包袋外貿規模、提升發展水平的同時,提高中西部地區在廈門包袋外貿中的比重。今年5月,商務部在鄭州第八屆中部博覽會(簡稱:“中博會”)期間舉辦優化廈門包袋外貿國內布局研討會暨廈門包袋外貿訂單對接會,促進東部地區訂單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三是優化廈門包袋外貿經營主體。在堅持廈門包袋外貿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同時,提高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在廈門包袋外貿中的比重。四是優化商品結構。在穩定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的同時,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產品在廈門包袋外貿中的比重。五是優化貿易方式。不斷貿易方式,做強一般貿易,提升加工貿易,發展其他貿易。
廈門包袋:http://www.ginider.cn/